2007年4月5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一版:精华新闻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只记得外婆家甘蔗很多,舅舅家零食多,还有一张老照片
清明前民警帮远客找到外婆家
本报记者 朱兰英 通讯员 洪国 任杜娟

  清明时节,人们会格外思念逝去的亲人。对于福建省宁德市的彭新青来说,今年的思念显得格外不寻常,因为在金华婺城公安分局民警的帮助下,他找到了回外婆家的路。“我完成了母亲的遗愿,她临走前交给我一张老照片,说:‘等你条件好了,一定要到外婆家去看看,尽尽孝心。’”
  6年来,彭新青一直珍藏着这张老照片,这是他和母亲以及舅舅、姨妈等亲戚的合影。他模糊地记得外婆家在金华汤溪,前些年的清明,他几次从福建来金华,却始终找不到8岁时和母亲回外婆家探亲的那条路。
  彭新青的母亲严月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金华人。因家境贫困,1950年,15岁的严月娥逃难到福建并安家落户。在异乡谋生的同时,严月娥也时常思念家中的父母兄弟,但迫于生活的无奈,只能把思乡之情存放在自己心中。一晃26个春秋过去了,曾经的严月娥由一个小姑娘变成了一个8岁小孩的母亲。
  “1976年我8岁时,妈妈带着我回了外婆家。我记得当时是坐的火车,我们在金华呆了2天,和舅舅、姨妈拍了合影照,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金华,就再也没有回去过。这些年,妈妈一直藏着这张照片,每当过节她都要拿出来看一看、摸一摸。”彭新青说,那时候家里很穷,母亲的回家梦再也没有成为现实。
  2000年,严月娥带着遗憾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。她在临终前把儿子彭新青叫到跟前叮嘱道:“等你条件好了,一定要到外婆家去看看,尽尽孝心。”从那天起,彭新青就一直把那张合影照放在自己的身边。照片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越来越黄,彭新青的日子越过越好,可是仅仅凭着童年的那些记忆,彭新青无法实现母亲的遗愿。
  今年3月30日,彭新青从千里之外赶到了金华婺城公安分局办证中心,办证中心的杜警官热情地接待了他。彭新青拿出了那张已经泛黄的合影照片向民警表述着他的寻亲心愿。可是只有一张照片怎么找人呢?当杜警官问及其亲人姓名和住址时,彭新青说出了记忆中两个舅舅的姓名,大舅舅严长有,70多岁,小舅舅严东照,60多岁,家住汤溪镇。可是,杜警官查遍了金华所有的常住户口,都没有严长有这个人,而在金华婺城区罗埠镇青阳郑村水上自然村有一个严东照,年龄70多岁,与彭新青说的严东照的年龄吻合不上,而且通过照片比对两者都不像。
  “你再好好回忆一下,小时侯还看到了什么?”杜警官没有气馁。彭新青沉默了好久,突然说:“外婆家那边甘蔗很多,舅舅严东照家里零食多,可能在百货店上班。”杜警官想起,罗埠镇那边确实种甘蔗,而且刚刚户籍上找到的严东照也在供销社上班,彭新青的外婆家应该不在汤溪镇,而是在罗埠镇。在民警的建议下,4月3日,彭新青赶到了罗埠镇青阳郑村水上自然村。不久,他打电话给杜警官说,严东照就是他的舅舅,当初年纪太小,他把大舅舅和小舅舅的名字记混了。“我终于实现了母亲的遗愿,到外婆的坟前扫了墓,告诉她,母亲和我一直记挂着她。”彭新青在电话里高兴地说。